李贵奉行小心为上,早已将相关情形告知三位武师。四人甚为谨慎,经商议决定,日夜兼程,晚间稍作歇息,务必于三日内抵达府城兴安府。
尽可能的避开匪人,即使劫匪只有三五个,他们虽然不惧,但若公子夫人和小公子受了惊吓,他们也会受到李老爷的责罚。
马车队缓慢顺官道前行,终于看到路前面有一片树林,李贵伸头出来叫停了马车队。
很快,车队全部进了树林,张头呼叫众人休息一时辰。
在前后警戒的两个武师策马回来。
步行的众健仆,一进树林,马上丢掉手中刀棍,横七竖八躺平在草地上,动都不想动了。
领头的马车刚停,车厢传出李贵沙哑细尖的叫骂声。
“曹小子,快去后面服侍小公子。”
李贵一脚把车上的小厮踢下车。
一个灰色布衣,麻结腰带的年轻小厮从马车上掉下来。
这小厮也算身手敏捷,在地上滚了一下,毫发无损站立起来。
曹元,乃是李家小公子的随从,专门陪伴小公子。
他把散落脸前的乱发往耳后拨了拨。露出一张年约十六岁,五官清秀的脸。鼻挺唇润,皮肤虽有污点,可见细腻。
曹元首先机灵四处张望,打量四周状况后,马上低眉顺眼,一脸平静。
见头发有点胡乱,他麻利把满头乌发往脑后一束,重新系个发髻。连衣服的土尘也顾不上拍一下,小跑往第二辆马车过去。
一边小跑,一边暗骂李贵。自己又不是卖身的李家的奴仆,只是一名长工,还是小公子的随从,哪有天天被李贵随时叫骂的道理。
暗地把李贵骂的狗头淋血,脸上表情却很是顺从,不露一丝不满。
曹元虽然年纪不大,脸庞稚嫩,性格却是早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在县城贫民巷混迹,他懂得察言观色,趋势避害。
在李家讨饭吃,可不能得罪管家。
曹元的父亲曹康,曾经是个文士,饱读经书。早年不知道为何,带着妻儿流落到屏南这个小县城。
由于身无缚鸡之力,体质羸弱。曹康只能靠代笔,写点文章,赚几个铜钱。母亲在家织点麻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