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公子华乾县遇刺事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使得整个秦国朝廷人心惶惶。临近新年但没从咸阳城中感到新年的气氛,有股风云欲袭的感觉。
嬴政不动声色地在幕后引导着舆论的走向,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算计。在他的暗地推动下,舆情渐渐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一场针对朝廷内部潜在威胁的清查行动,也在悄然酝酿。
随着舆论的发酵,治安部部长杨端和、国安部部长尉缭以及锦衣卫统领顿弱,联名上书秦王嬴政。在这份呈递给嬴政的奏书中,他们言辞恳切且态度坚决,请求司法部部长李斯和户部部长蒙毅加入公子华遇刺案的调查组。
杨端和认为,李斯熟谙秦国律法,以其公正严明的执法风格着称,加入调查组可确保调查过程依法依规进行,让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律法的审视。尉缭则强调,蒙毅掌管户部,对秦国上下各势力的户籍了如指掌,顿弱更是直言,此案扑朔迷离,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需要李斯和蒙毅这样的重臣齐心协力,方能揭开背后的真相。
不仅如此,他们还请求嬴政下旨彻查各位大臣、贵族府邸的门客,并要求每家将私兵名单上交调查组。在秦国,门客制度由来已久,各贵族大臣府邸门客云集,这些门客成分复杂,其中不乏心怀不轨之人。而私兵,虽然在秦国受到一定限制,但各府邸或多或少都有保留,以备不时之需。门客与私兵,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随时可能成为不稳定因素。如今公子华遇刺,他们怀疑其中必有各方势力利用门客和私兵暗中谋划。
嬴政看完奏疏,心中暗自欣喜。此举正中他的下怀,他一直以来都对朝廷大臣和贵族们府邸中的势力有所担忧,这些隐藏在暗处的力量如同潜伏的毒蛇,随时可能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
便谋划公子华遇刺一案,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将这些潜在的威胁连根拔起。于是,嬴政大笔一挥,批准了奏疏,一道旨意迅速从咸阳宫传出,传遍秦国朝野。
李斯和蒙毅很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