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下的科尔内尔有些惊呆了。
这个时候穆帅选择主动进攻,确实有违背球队防守的主旨。
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球队被迫传球下,穆帅为了能把球权控制在脚下而采取的一种进攻。
这样不仅能把球权掌握在自己脚下,还能把战火推过半场,给防线减轻压力。
这样的战术虽然能有效缓解防守压力,但穆帅需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
体能的急剧下滑,被对方侵犯的风险。
这些都压在一名18岁的年轻人身上,有些太残忍了。
但穆帅想的不是压力和残忍,而是关心流量值有没有涨。
虽然刚才的过人给他涨了10点流量值,但没能过掉马兹拉维,后续也没有系统消息。
不行,还得再快!
穆帅把球从场边的球童手里拿了过来。
大球场就是好,还有球童!
穆帅一边感叹,一边看到球童眼神里炙热的光芒,又立刻重新振奋起来。
施泰因哈特上前来发界外球,把球扔回半场,重新组织。
但拜仁不会给他们太多机会,又立刻疯狂前压。
此刻1860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穆帅在边路举手要球,让他们顿时吃了一颗定心丸。
球传到穆帅脚下后,拜仁立刻有三名球员上抢。
下一秒,穆帅侧过身体,左脚内侧触球,看似要把球往回拉,避开对方拦截。
身后的莱默尔见状,立刻上前贴紧。
只要穆帅想“马赛回转”过掉防守,就会迎面撞上他的防守区域。
至于科曼和马兹拉维,两人疯狂前扑,一旦穆帅把球往回拉,立刻把球从他脚下断走。
面对拜仁三人的密集包夹和拦截,穆帅左脚把球往回拉了一小步后,既没有转身,也没有向后带球。
而是左脚快速踩在球上,往前拉球,从三人包夹下突围而出。
又他妈猜错了!
莱默尔原本以为防住了穆帅的“马赛回转”转身。
岂料人家根本没有转身,只是一个简单的侧身来回拉球,就把自己和两名队友给戏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