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老何停下喝了口茶润喉。刘仁杰想了想老何的商业模式,确实可行,只是不知是老何自己想出的方法,还是此地商人本有的商业模式。
“起初我和内人为临江粮商收粮时,是能收多少给他们收多少。我们的工酬是以收粮量来计算的,定量计酬,这也是起初我家较能宽裕的原因。后来临江粮商改了定量收粮,收到一定数量的粮食后,便不再收了,因此我们的工酬也随之减少了。”
“何老,我听完有个疑惑,想来你和内人为粮商收粮,这收粮的钱数应是粮商所出的,对吧。可是你在县城的收粮点的收粮价,与你给为你去乡下收粮的6人的收粮价不同。那这又是如何与你上头的粮商对数的?粮商是如何区分是镇安县城所收来的粮还是为你在乡下收粮的6人所收来的粮呢?”
“镇安县城的收粮点的收粮价是粮商给定好的,找人往乡下收粮也是粮商教我和内人如此做的,当然,收粮价也是定好的。粮商那边给派了个伙计在收粮点,给所收的粮的来处和数量做记数。”
刘仁杰听完,便明白了,这应该是此地的一种商业模式。刘仁杰本欲说,你可以收买记数的伙计,把收粮点收到的粮食量,记成6人下乡收得的粮食量,从中获利。但一想想,或许此地人们生性淳朴,也可能是老何对风险有所顾忌,也就不提了。随而想到自己这边有对粮食的需求,便思索了下,随即对老何提了出来。
“我们也需要粮食,欲让你也帮忙收些粮,鉴于你收粮点有粮商的记数伙计在,我提议你帮我们收的粮,便从为你下乡收粮之人处取。帮我们收的粮量,不用进县城的收粮点,而另找一处地方放好,到时我们自来取。当然,如果你能与记数伙计和粮商交涉清楚,同意让你为我们收些粮,也无不可,你自己斟酌。”
刘仁杰说着拿出身上所携的所有银两,林家兄弟见之也拿出身上所携之银两。
刘仁杰把银两推给老何,道:“此次出来匆忙,所带银两不多,就先以这些银两数来先收着吧,过后我们再送收粮钱过来。至于工酬方面,就按你为粮商收粮所得的工酬算吧。”
“不用算工酬,日后我父亲遭难的真相还要依靠你们查明呢,这就算是我自己出的一份力吧。”
“不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