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面是一个方形阵型,应该是贼人的中军队伍。
贼人所摆的总体阵型,很明显的看出,贼人是想以量取胜。他们的战略,应该是让前方的六个方阵队伍压上,与官兵的队伍交战。再观察时机,让另外的六个方阵队伍压上,投入战斗,一举定乾坤。
官兵的总体阵型,与贼人的总体阵型,不一样。
官兵有五个方形阵型在前,而这五个方阵的人数又不一样。
前面的五个方形阵型的中间方形,他们的人数要比其他的四个方阵的队伍人数要多得多。
刘仁杰目测估算,官兵前方的五个方阵的中间方阵,人数大概是两个营的人数,也就是1000人左右。
而其他的四个方阵的人数,大概是一个营的人数,500人左右。
官兵的第二排方阵队伍,只有两个方阵队伍,他们所处的位置,是第一排五个方阵队伍的左右最两边的方阵队伍后面。
官兵的第三排方阵队伍,有三个方阵队伍,其中有两个方阵队伍,排在第二排方阵队伍的后面。这两个方阵队伍,他们的人数并未到一个营的人数,人数大概在300人左右。
第三排还有一个方阵队伍,他们在其他的两个方阵队伍的中间。这个官兵的方阵队伍,刘仁杰猜想,是官兵的中军队伍,也是指挥官的队伍。
从官兵的总体阵式来看,官兵摆的是防御性的阵式,他们侧重于中间队伍的人数。他们把强力的点集中在了中间的位置,在防御的同时,也可以利用中间位置的强力,作为突破口,进行反击。
贼人也看到官兵的总体阵式,他们的指挥官,也明白对方所摆的总体阵式的意义在哪。
只是他们的队伍,早就制定好了战略战术,临时改变战略战术是战场上的大忌,特别是参战人数较多的战场。
制定好的战略战术,在上战场前,早就布置下去。每一个队伍,都已按照着制定好的战略战术安排妥当。若是临时改变战略战术,将使兵种调配、人员布置等发生改变,参战的人数越多,越难以调整过来。反而会在调整时,漏出不该有的纰漏,被对方抓住战机,给己方造成很大的麻烦。
况且,战场上,没有哪一种阵式是战无不胜的。战场上的胜利,取决于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