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寻找的结果并不好,贼人零散在外的队伍,好似人间蒸发了一样,始终不曾露出痕迹。
然而,贼人并未再给刘仁杰继续寻找的机会。他们又要去进攻官兵了,隔了几日,他们再次出击。
而这次,贼人的进攻有了改变,他们的进攻力度,好像比前两次,加强了不少。
这主要体现在,左右两边的队伍上。贼人的左右两边,增加了更多的盾兵。他们前压的力度更大了,也便压得更前了。
贼人由于在左右两边,增加了盾兵的数量,他们组织起来的盾墙,更厚更密了。
这使得,官兵的弓箭手,他们发挥的余地,更少了。由于人数上的些许差距,再加上心理上的变化。使得贼人的队伍,在左右两边,压制住了官兵的队伍。
官兵依然在中间的位置布下人数较多的阵形,只是,贼人有了前两次交锋的经验,他们随即也在中间的位置,增加了人手。这就使得,官兵的队伍,在整个局面上,落入了下风。
刘仁杰见此,也是无语至极。官兵的阵形,一直不求变,始终如一。反倒是贼人的队伍,一直做着稍微的改变。终于在第三次的交锋,在战场上占据了上风。
刘仁杰为官兵们担忧了起来,贼人虽然调走了些队伍在外,而此时的战场上的人数,却不比官兵的少。
而官兵,好似未发现贼人的人数,比前两次的人数要少。
如若官兵发现,此时的战场,贼人的人数有变化了,他们应当也改变一下阵形,以求改变局势才是。如此,局面上也不至于被动了。
虽说贼人在局势上,一时占据了上风,却也不是占据到绝对的上风。官兵还是能抵抗得住的,并未到岌岌可危的地步。
但再怎么说,此时的局面,还是贼人占据了上风。当然,贼人的占据上风,除了在阵形的兵员做了调配外,也是根据战场的局势的变化,不断的派兵增援施压得到的。
此时的战场,贼人的队伍,除了留下一支中军队伍外,其他的队伍,已然加入到战斗中。官方的队伍,亦是如此。
这样的局面,刘仁杰似曾相识。
刘仁杰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