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因为异地作战水土不服,有不少将士感冒,军营闹了瘟疫。
为了确保整支部队的安全和战斗力不受影响,易圣其果断地做出决定,直接命令手下将那些不幸感染瘟疫的将士们统统扔到敌方的城池里。
这一举动无疑是残酷而决绝的,但在战争的背景下,这样的决策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当这些染病的将士被投入敌方城池后,瘟疫便会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吞噬着城中的每一个生命。
对于敌方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瘟疫的肆虐会让他们陷入恐慌和混乱,无法有效地组织防御或抵抗。而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无边无际的烈火焚城,整个城市都将被熊熊烈焰所吞噬。
换句话说,邕宁伯在打仗时遇到困难,他的应对之策就是放火烧敌。这不仅能给敌人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然而,即使敌人能够挺过高温的考验,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仍然是瘟疫的威胁。瘟疫的传播速度极快,且难以控制,一旦爆发,将会给敌方带来沉重的打击。
如果敌人还能侥幸挺过瘟疫的侵袭,那么他们才真正面临血战的考验。
而易圣其在未来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由于长期在中南半岛、东南亚以及南亚一带活动,对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战争形势了如指掌。
再加上他那套损人不利己的独特战法,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磨练,变得越发娴熟和高效。以至于在这些地方的神话传说中,都出现了一个形象恐怖的魔鬼——疫君子。
这个疫君子被描绘成一手放火、一手释放瘟疫的邪恶存在,他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灾难和死亡的降临。这个神话形象的诞生,也从侧面反映了易圣其那套战法的残忍和可怕。
“爱卿可知”
“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如今你在那些附属小国已经被渲染为一个毁灭世界的妖魔”
“便是大明,也没有这么和善了”
“哈哈哈,陛下,这是微臣的荣幸,我之英雄,彼之仇寇”
“而且陛下,话又说回来,虽然咱并不理会朝廷上那些喷子们的逼逼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