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次随朱高炽出来的,除了那些使团成员之外,还有一支训练,还算有素的锦衣卫,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的父亲都是西征兵团中的将校,并且都是百户及以上的官位。
不得不说,明朝皇室这锦衣卫选拔。的角度比较刁钻,也方便拿捏那些朝廷上的功勋大将。
也更容易利用这些功勋大将来去制衡各地的那些文官。
理论上只要把这套制衡术玩明白了,那样子一个政权稳定发展,一两百年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十分可惜的就是在原本的历史走向之中,朱祁镇那个王八蛋,直接把打造几十年的精锐功勋团体一次性全部报废。
于是乎,文臣再一次的来到了历史高位,掌控天下大权,摆弄皇帝,于是乎,这时候的明朝皇帝才有了易溶于水的特性。
话又说回来。
彼时西征军一众将帅,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之后,也放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最主要是在培养成才的话,那消耗的成本可能就更大了。
“另外,凡明燕国之将帅,皆享大明俸禄。”
目前大明的军费负担十分沉重,边境九大重镇不仅是直面众藩的强军更是大明第二道防线。
九镇各扎三大卫所,一大卫所五千四百正规军,或有超编或有不足,这至少有十五万人。
漠北正规军以九大塞王混诸小王计十三万正规。
又有应天戍卫三所,各地镇抚使及仆从军,杂七杂八至少有三十万着甲持火器马槊的正规军以及上百万仆从军。
这份压力十足的。
“什么?”
能成为马上打仗下马治国的文武皇帝的人,没有一个蠢才在,得知漠北军队也由明朝供养之时,更是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老大,告诉陛下,父王我,会为陛下守住这漠北江山的”
朱棣十分感叹,他这个做大帅的只需要在前线冲锋陷阵指挥万军,攻陷敌邦,然后再把战利品分好就行了。
不像允炆大侄子,还要为了他们几十万军队保后勤,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