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失踪了,今天刚回来,晚上他家请客,我带你去吃席。”
“好哒!我现在就去写作业。”刘宛莹拿起桌上的书包跑进了里屋。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突然想起上次答应给侯宝琳的字还没写呢,于是起身去了南屋。
刘平安现在的书法在圈内名气不亚于启大师,很多人都想求一幅,可惜这货太“谦虚”只给熟人写。
把宣纸铺在书桌上,往砚台上滴了些水,拿起墨条开始磨墨。
“梨园雅韵起京津,对口诙谐妙语频。”
“舞台方寸韵悠悠,说学逗哏笑声扬。”
“传承艺海千秋梦,演绎人间百态章。”
“喜乐交融添韵致,相声雅俗共流芳。”
刘平安用草书笔走龙蛇的一气呵成,写了一段打油诗。
收起笔,臭美的欣赏了会,拿起印章盖了下去,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被他的后人卖掉。
“平安在家吗?”阎埠贵站在堂屋门口喊道。
“在这屋呢。”刘平安收拾着笔墨,对着外屋回道。
阎埠贵听到回应,走了进来,站在南屋门口,说道:“你要闲着没事的话,跟我去趟菜市场。”
“成!反正也没事做。”刘平安点头应道。
阎埠贵一双老鼠眼扫过桌上的《赞相声》,问道:“嚯!这字是你写的?”
“真新鲜!上面的笔墨还没干呢。”刘平安装逼式的回了他一句。
阎埠贵往前走几步,来到书桌前,两眼直勾勾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很是郁闷和震惊,没想到这小子的书法竟然写得这么好,足以把自己从四合院甩到八达岭。
过了一分钟,刘平安看这老小子不说话,笑着问道:“这字写得咋样?能不能入你阎老师的法眼?”
阎埠贵脸上动容的拽道:“你小子居然还有这一手,真是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按照以往老话说,不见人只见字,便知其人八分。”
接着话锋一拐:“看来这几年我得感谢你啊。”
“感谢我什么?”刘平安一头雾水的看着他。
阎埠贵一本正经的拱手道:“感谢你每年春节没抢我对联的生意。”
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