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尚书心想:前些日子还冷落人家,如今他也不好舔着脸皮去问人要。
顾府家大业大,养了不少能干的医师,他派下人拿了最后一包药,给好几个医师看,叫他们去扒药方配药,可明明都是同样的药材,效果就是没有那么好。
有医师说,这药材全是寻常药材,但却是用特殊的药液浸泡过的,查不出来是什么,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气味。
但奇就奇在这个地方,按理来说,就算是用水,药材的气味也会改变的,可顾老尚书手上的这包药是真的什么异味都没有。
赵家虽是乡下来的富户,但是从不落下礼节,每逢节气总会送来相应的节礼,
等顾老尚书的骨头又开始疼了起来,他受不住了。
赵家又派人上门的时候,顾老尚书把人叫进来,委婉的表达了一下非常喜欢上次送的药茶。
自那以后,赵家每日都会送一包药茶来,风雨无阻。来送药的有时候是赵家下人,有时候是赵家小姑娘亲自来。
那个叫做喜宝的孩子。
他第一眼看到喜宝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家的那个皮猴子一定喜欢这姑娘,她身上有股不同于都城的生机勃勃的力量,叫人跟她一块儿说说话都高兴,怪不得阿熙往他这里跑的次数频繁,原是看上了别家的珍宝。
虽说赵家门第不高,但他也希望二人能成就好事。
他在京城这么多年,极少见到如此灵秀的孩子,知礼节懂进退,偶尔还会说些俏皮话逗他开心,就算当不了世子妃,先进门做个良妾,等生了孩子后再抬一抬,侧妃也是使得的。
一来二去,两家就熟悉了起来,但后来听说喜宝跟她的青梅竹马定了亲,顾老爷虽然有些失望,但若不掺杂任何私心的话,他觉得喜宝的选择是对的。
当侧妃哪有当正妻来得好,虽丈夫不能平步青云,但二人相互扶持,平平凡凡安安乐乐的过一辈子也是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喜宝的未婚夫竟然是李修。
这个青年他早有耳闻,确实是近些年的佼佼者,毕竟当年十四岁的解元也是在京中轰动一时。
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参加当年的会试时,他却没有参加,而是跑去了国子监念书,今年更是升了助教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