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破涕为笑,急忙拉过小男孩的手,让他叫毕老爷“爹”。小男孩懵懂地看着眼前这位陌生的男人,犹豫了一下,小声地叫了一声“爹”。毕老爷的心猛地一颤,眼眶微微湿润,轻声应道:“哎,快起来吧。”农妇千恩万谢地起身,在离开之前,毕老爷还是从家中不多的存粮中拿出一升小米送给了她。
就这样,这个孩子留在了毕家,毕老爷为他取名为“天意”。天意的童年并不幸福,三个哥哥常常欺负他,有好吃的东西,当着毕老爷的面,四人还能勉强一人一份,可一旦毕老爷离开,天意的那份便会被哥哥们抢走。但毕老爷是个公正的人,他对天意视若己出,从小就教导孩子们读书写字。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天意十分争气,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也越发懂事乖巧,与哥哥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时光荏苒,天意长到了 18 岁,应征入伍。三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变得更加坚毅和成熟。退伍后,他娶妻生子,凭借自己的努力挣足了娶媳妇的钱,没有向毕老爷要一分一毫。婚后,他的生活平静而温馨,妻子贤惠勤劳,先后为他生下两个女儿。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家庭。就在第二个女儿出生的那一年,毕老爷突然病倒了,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面对父亲的重病,天意的三个亲生哥哥却相互推脱,谁都不愿意承担照顾父亲的责任。天意没有丝毫犹豫,将毕老爷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料。他每天为老爷子擦身、喂饭、端屎端尿,毫无怨言。村里的人都看在眼里,纷纷夸赞天意的孝顺,而这也让三个哥哥感到脸上无光,他们来到天意家中责骂天意,认为是他让自己背上了不孝的名声。天意却默默不语,只是继续为老爷子做着一切。
在天意的精心照料下,毕老爷在他家一住就是三年。一天,天意得到了一个工作机会,他被分配到省会去当会计。天意的妻子得知后,满心欢喜,全力支持他去闯荡。然而,天意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看着家中两个年幼的女儿,还有瘫痪在床的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