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黄永平凭借着往昔积累的些许经验和原有的基础,尚且能够勉力稳住阵脚。生产线上,机器的轰鸣声虽不绝于耳,运作看似紧张却也尚未捅出大娄子。然而,如同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水,市场需求疯狂猛涨,生产任务似漫天纷飞的雪花,纷至沓来,且愈发繁杂沉重,令人应接不暇。黄永平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在安排生产时,开始手忙脚乱,往昔那有条不紊、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被彻底无情地打乱,交付日期也如脱缰的野马,一再延误。
就在这混乱几乎濒临失控的危急关头,一场严重的失误犹如晴天霹雳,在公司内部掀起了惊涛骇浪。总部发来的一张十万火急的发货单,待到交付期限来临,一查,竟惊愕地发现根本未下达至生产环节。负责生产下单的吴忠,因一时疏忽,如同迷失在大雾中的航船,遗漏了这个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单子。总部闻知此事后,那愤怒的斥责之声,如疾风骤雨般汹涌袭来,似要将整个公司吞噬。
李总为此紧急召集了一场气氛凝重的会议,他的面色阴沉得犹如暴风雨来临前那黑压压的天空,令人窒息。平素里从不离手、视若珍宝的《经济学人》书,此刻被他怒不可遏地重重甩在会议桌上,那巨大而沉闷的声响,仿佛一记重锤,砸在在场众人的心头,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你们到底是如何做事的?如此至关重要的单子,竟然都能遗忘!让总部这般毫不留情地批评咱们,你们的责任心究竟都跑到哪里去了?”李总双目圆睁,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声音因极度愤怒而颤抖,仿佛要冲破房顶。他向来最容不得下属犯下这种低级错误,何况此次还遭总部如此严厉的斥责,这让极其爱面子的他,觉得颜面荡然无存,仿佛被人当众狠狠扇了一记耳光。或许这与他曾身为政府官员,习惯了教育和批评他人有关,他的威严不容挑战。
黄永平深知此次失误自己罪责难逃,一颗心如同坠入了无底深渊,已做好遭受重罚的准备。但李总念及黄永平是自己亲自招进来的,为人又老实憨厚,便暂且压下心头怒火,不想对他痛下狠手。于是,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