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源对北京烤肉的热爱愈发深厚。他开始缠着爷爷给他讲北京烤肉的故事。爷爷告诉他,北京烤肉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他们在草原上,把猎获的羊肉放在火上烤制,后来这种吃法随着民族融合传入北京,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发展,就成了如今的北京烤肉。
书源在爷爷的影响下,对北京烤肉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在放学后跑到那家烤肉馆子的后厨门口,偷偷地看厨师们制作烤肉。他看到厨师们精心挑选羊肉,只选用羊腿肉或者羊里脊,因为这些部位的肉肥瘦相间,最适合烤制。厨师们把选好的肉切成薄片,这需要极高的刀工,切得太薄容易烤焦,太厚则不易烤熟。
除了羊肉,大葱也是北京烤肉不可或缺的食材。书源看到厨师们挑选大葱时,总是只取葱白部分,将其切成细丝,每一根丝都粗细均匀。姜也要切成极细的末,这样在烤制的时候,葱和姜的香气才能充分融入羊肉中。
书源渴望自己也能做出这样美味的烤肉。于是,他开始在家里尝试。他从市场上买来了羊肉、大葱和姜。可是,第一次尝试却并不成功。他切的羊肉片厚薄不均,有的地方烤焦了,有的地方还没熟。葱丝切得也不够细,姜的味道过于浓烈。
但是书源并没有灰心,他知道想要做出美味的烤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烤肉馆子的厨师们的做法,还向爷爷请教。爷爷告诉他,切羊肉的时候,手要稳,刀要快,而且要逆着肉的纹理切,这样肉才会更嫩。在腌制羊肉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料酒去腥,再加入一点酱油、白糖和香油提味。
在爷爷的指导下,书源又进行了多次尝试。他每次都会总结经验教训,慢慢地,他切的羊肉片越来越薄且均匀,腌制的羊肉也越来越入味。他学会了如何控制火候,让羊肉在炙子上烤得恰到好处,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