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聂山,字贲远,抚州临川人。
    不过这位在后世留名时,叫聂昌,赵桓给他改的名字。
    蔡京发动汴京叛乱时,很多大臣都根本来不及反应过来,就被一起关在城里,随后蔡京和他的党羽开始了招降活动,毕竟汴京城内人多,不能都杀了。
    很多人一开始是拒绝蔡京的招揽的,大伙儿都是读书人,都要一个面子,总不能别人都不投降,就我一个先投降吧?那样子会显得我很没有骨气。
    但是,伴随着赵佶放弃汴京,去到西军那儿立了西宋,而且并没有救援的想法后,一些人的观点就改变了。
    我忠于赵宋,可赵宋皇帝却要放弃我,那我还忠吗?
    再加上蔡京在汴京城中是采用怀柔政策,而且给出的那些条件又比较诱人,这就让不少人暗自心动了。
    而蔡京的策略又特别贴合那些人的心理,他不让他们直接表态自己愿不愿意归顺,而是告诉他们,如果愿意归顺,就来上早朝。
    这让很多文官瞬间就觉得可以接受,只要不让他们公开说自己的投降,那早朝该去就去呗。
    所以很多人都是早起后,蒙着脸往皇宫而去,他们不想被人看见,可当他们在殿前集合时,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平时熟悉的身影。
    “呦,这不老张吗?你不是说宁死不降吗?”
    “老李你也来了啊,对啊,可我又没死。”
    “老钱你居然也在?你不是号称绝不向蔡京低头的吗?”
    ……
    类似这样子的情景,每隔几天就会上演一次,众人渐渐也习惯了,反正上殿的旧同僚越来越多,殿还是那个殿,同僚还是那些同僚,那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看出来我们现在换了一个朝廷效忠?
    所以蔡京现在非常舒坦,收拢这些臣子后,他大莱国的统治也是越来越稳固了,蔡京决定也挑个黄道吉日,正式给自己走个称帝流程。
    别的不说,起码这黄袍加身得有吧!不然太对不起自己了!不走一下流程,造反干什么呢?
    当然了,蔡京也是知道的,汴京城里,还有一些人还在和自己唱反调,他们不愿意归顺,整天就是写文章恶心人,就他们写出来的骂蔡京的折子,恐怕堆起来已经有一个蔡京那么高了。
    对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武道人仙同外室平起平坐?滚!我嫌晦气都市异能:我的娘子军团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重返1977: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十二只SSS级鬼宠,你管这叫差班生皇冠亦有所属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渣男与人暗度陈仓,我与王爷明修栈道忽如一夜春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