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礼部的工作横加指责,一会儿说科举的抽签制度存在问题,一会儿又觉得考题可能会有漏洞需要更换。礼部尚书侯博卿对他的这些无端指责感到非常气愤,但又无可奈何。
侯博卿耐心地向祁承志解释道:“三殿下,这些考题可是整个翰林院耗费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精心拟定出来的。而且,出题人在科举之前一直都住在翰林院,严禁与其他人接触,以确保考题的保密性。所以,考题绝对不可能会泄露出去。况且,距离科考只剩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了,如果现在要更换考题,根本就来不及!”
然而,祁承志却不以为然,他傲慢地反驳道:“侯大人,您就这么有把握吗?万一考题真的出现了问题,您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吗?父皇将这件事情交给本宫处理,那是因为父皇信任本宫!”
且先不论这考题究竟如何,单说这抽签一事,便让人颇感费解。让众学子提前进场抽签,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需耗费众多人力,如此一来,岂不是事半功倍?倒不如由你们礼部直接按照此次科举的人数,进行合理排位,如此一来,岂不是既快捷又高效?
面对祁承志的提议,侯博卿却丝毫不为所动。他面沉似水,语气坚定地回应道:“三殿下,这抽签制度乃是先皇所定,至今已延续数十载。之所以如此安排,无非是为了确保科举的公平公正,杜绝任何可能的暗箱操作。
科举乃是为我北昭遴选人才之大事,必须慎之又慎。若是为图一时之便而随意简化流程,万一有人趁机上下其手,那才是真正的有愧于圣上和先皇,更是对北昭众多学子的辜负!”
侯博卿这番话,可谓是软硬兼施,让人难以辩驳。然而,祁承志却并未被他的言辞所打动。相反,他从侯博卿的态度中,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的轻视与挑战。于是,他的脸色也渐渐沉了下来,对侯博卿的态度也随之变得冷淡起来。
“侯大人,您这样说,岂不是对本宫的不信任?本宫知道了,本宫在此处,侯大人是觉得本宫会妨碍到你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