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宁安宫,闽太后刚刚起床。
    见太后坐起身,琴姑姑连忙过来伺候,关切地问道:“太后,还觉得心慌吗?”
    闽太后叹了口气,“打小的毛病,也无大碍,就是闹腾人。”
    琴姑姑:“没事就好,太后吉人天佑,不必把这些放在心上。”
    闽太后:“琴儿,你自小服侍本宫,本宫的身子你最清楚。这个毛病,哎,本宫让它拖累了一生。”
    琴姑姑:“太后,您就是思虑太重了。虽然太后娘娘乃仙人转世,但凡在尘世间,难免有个不尽人意之处。何况,凡事也有吉祥的一面。”
    闽太后知道琴姑姑说的吉祥的一面是指什么,就是当年大邑国和亲。
    每每想到这里,闽太后就会发呆,思路一下子飞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闽太后还是个十四岁的少女,心思单纯。父亲是大闽国最有势力的侯爷,当朝的太相。兄长年少从军,早早的就执掌帅印。其他几个哥哥也是个个生龙活虎(后来都出将入相)。她是家里唯一的嫡女,宠溺非常。
    那个时候,父兄每天都在为了朝堂忙碌,无人在意女儿家的成长。她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开心玩耍,最要好的玩伴,就是姨表姐姐,后来的邑太后。
    邑太后的母亲虽然和闽太后的母亲是姐妹,但是邑太后的父亲却是个清流,主管学子监,为皇帝和国家选拔、培养人才。虽然桃李遍地,而且官拜一品,终非实权职位。加上生性淡漠功名,根本无心官场上的争斗。除去教书育才,其他时间就和子女家人一起,专心教诲几个孩子。
    这样,邑太后自幼便饱读书文,对于古往今来精通处不亚于其他兄弟。邑太后父亲还经常给家人讲一些朝堂上的事,所以邑太后自小就耳濡目染了很多朝政的事情。
    所以,两个一起自小玩耍的姨姐妹,蘅儿和芜儿(邑太后和闽太后的小名),性格截然不同。芜儿没有蘅儿的襟胸远见、杀伐果断,而是柔弱胆怯、遇事退缩,整天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面,凡事都只能想到眼前。
    闽太后十四岁那年,大邑国来求亲。老邑皇没有适龄的公主嫁给邑太子和亲,就和闽太后的父亲:硕侯爷商议,将芜儿封为公主,远嫁大邑国和亲。
    殷太相把圣意和芜儿一讲,芜儿当场惊吓到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成败家子?没关系,他有良田万亩道界天下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武道人仙杂货店通末世,我囤无限物资养大佬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我死当天,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我爹妈为了养女不要我了我在异界种田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