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梅花盛开,白雪点点,一边吃饭看歌舞,一边赏梅赏雪,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梅园里有一小宫殿,烧了地暖,打开殿门和窗户,既能赏景又不会冷。
几轮歌舞过后,太后让人叫停了歌舞,“这歌舞常常看都看腻了,不如我们一起说说话。”
赵政和自然是说好。
兰惜忍着困意听他们说话。
淑妃挺兴奋的,“姑母这一祈福就是一年多,我可想您了,您不知道,您不在的时候……”
太后一听下意识就觉得她是要说皇帝不去她宫里,赶紧阻拦道:“依然啊,你刺绣又有长进,送给哀家的护膝很是实用。”
淑妃闻言道:“那是自然,我给姑母做东西可是用了十分心的呢。”
“哎呀,姑母,你不在这些日子……”淑妃又回到之前的话题,太后一副头疼不已的神情,感觉实在转移不了淑妃的注意力,只能听了。
“您不在这些日子贵妃可是赚翻了,出海的船队回来,贵妃投进去的银子翻了几十倍呢。”
“啊?”不是抱怨皇帝?依然这孩子长脑子了?
“哦哦,这这这,挺、挺厉害的。”意外的话整得太后说话都结巴了。
“这第二次船股可抢手了,齐阁老他们个个都眼馋呢,贵妃就是借此让齐阁老他们同意开设女子恩科呢。”
淑妃说着还向兰惜投去佩服的眼光。
同样是脑子,也不知道兰惜的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跟别人不一样呢?
其实这些兰惜都在信里跟太后说过了,只不过淑妃不知道,但是再次听到,太后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更欣慰的是淑妃终于不再只将眼神盯着皇帝了。
一高兴,太后便大手一挥,豪气道:“若明年有女子进了前十,哀家赏五百两银子,进了前五赏一千两,进了前三赏五千两,若是有拿下第一的,便赏一万两。”
在场的女眷倒吸一口凉气,不是为银子,当然,也有为银子的,但是大多都是在想戴明日这话传出去,有多少人会为此震惊,可以预见,天下的女子将会受到极大的鼓舞。
兰惜瞌睡都没了,率先开口道:“太后娘娘大气,为天下女子的一片苦心,妾心感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