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深邃地望着滔滔江水,那江水奔腾不息,犹如他心中翻滚的万千谋划。
近日曹操大军压境,宛如乌云蔽日,东吴上下人心惶惶,恐惧与不安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蔓延。
唯有他,周瑜,依旧镇定自若,那坚定的神情仿佛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
周瑜深知曹操虽兵多将广,气势汹汹,但其麾下北军不善水战,这便是他们致命的弱点。
而己方水军精锐,训练有素,若善加利用,巧妙布局,未必不可一战。
这一认知如明灯在他心中闪耀,给予他无尽的勇气和决心。
正沉思间,鲁肃脚步匆匆地走来,神色焦急,
“公瑾,诸葛亮此人前来我营已数日,其才高智广,谋略过人,恐非池中物,当如何处之?”
鲁肃的声音中充满了忧虑和疑惑。
周瑜微微眯眼,手中羽扇轻轻摇动,那姿态潇洒从容。
“子敬莫急,亮虽有大才,然如今同属抗曹阵营,暂且观察,且看他能献出何策。
不过,吾亦不会全然信他,待破曹之后,再作计较。”
周瑜的话语沉稳而坚定,带着深思熟虑后的果断。
说罢,周瑜下令整军备战,那威严的声音在江风中传扬。
一时间,东吴水军战船列阵于江面,军旗猎猎飘扬,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
周瑜登上指挥船高台,身姿伟岸,目光坚定而炽热,似已看到胜利的曙光穿透重重迷雾。
此时的他,仿若一颗璀璨星辰,即将在这乱世的苍穹下绽放最耀眼光芒,照亮东吴的未来。
忽一日,东风骤起,呼啸着掠过江面。
周瑜大喜过望,那兴奋的神情如同看到了胜利的女神降临。
他深知战机已至,这是上天赐予的绝佳时机。
诸葛亮前来献计,言用火攻可大破曹军。
周瑜心中暗赞孔明之计与己不谋而合,但其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定。
周瑜当即调遣诸将,声音洪亮如钟鸣,
“黄盖听令!”
黄盖应声而出,
“末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