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赞其为“王佐之才”,那赞誉之声传遍四方。
一日,荀彧于熙熙攘攘的市集偶遇一异人。
此人衣衫褴褛,破旧不堪,却目光如炬,深邃而神秘。
异人见荀彧,忽然仰天大笑道:
“君乃治世能臣,然乱世之中,命运叵测。”
那笑声在嘈杂的市集中显得格外突兀。
荀彧心中一惊,如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忙请教何意。
异人摇头晃脑,仿若癫狂,低声说道:
“君所辅之人,看似雄主,日后恐行不义之事。”
声音虽低,却如惊雷在荀彧耳边炸响。
荀彧眉头紧皱,犹如深锁的山川。
他一心忠于曹操,坚信曹操乃是匡扶汉室之人。
但异人之言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久久难以平息。
之后,荀彧暗中观察曹操行事,目光敏锐而忧虑。
他发现曹操野心渐露,那曾经只为兴复汉室的纯粹之心已渐渐蒙尘。
那变化细微而惊心,让荀彧内心纠结痛苦,如被万箭穿过。
一方面是自己多年追随的主公,情分深厚;
一面是汉室正统的大义,至高无上。
荀彧深知若曹操走向篡位之路,自己将成为助纣为虐之人,成为历史的罪人。
荀彧决定最后一次劝谏曹操,那决心如巨石般沉重。
他进入营帐,曹操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地图谋划战事,眉头紧锁。
荀彧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勇气都吸入胸膛,直言道:
“主公如今所为,可是忘了兴汉之志?”
声音坚定而带着一丝颤抖。
曹操面色不悦,如乌云密布,
“文若,吾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天下安定。”
那语气强硬,不容置疑。
荀彧苦笑道:
“以丞相之名行帝王之事,这便是安定天下?”
眼神中满是失望与无奈。
曹操沉默不语,那沉默如沉重的山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荀彧失望地离开营帐,那脚步沉重而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