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曹操大军与东吴对峙于赤壁。
曹操帐下众谋士争论破敌之策,声浪如潮。
徐庶心中暗喜,如暗室逢灯,他知东吴有周瑜等人,曹操此战恐难获胜,那预见如未卜先知。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徐庶站起说道:
“丞相,吾近日观天象,此次出征不利,不如暂退。”
那声音低沉而严肃。
曹操本就对徐庶之言半信半疑,此时听他如此说,以为他故意扰乱军心,怒道:
“汝莫要再胡言乱语,吾意已决,定要踏平东吴。”
那怒火如火山喷发。
徐庶也不多辩,退回角落暗自冷笑,那冷笑如寒风刺骨。
果不其然,赤壁一战曹操大败而归,如丧家之犬。
回许昌途中,曹操质问徐庶为何不早说实话,那语气充满懊悔。
徐庶仰天大笑道:
“丞相,我既誓言不为你设一谋,今日本不必多言,只是不忍看将士枉死才相劝,你不听,此乃天意。”
那笑声如惊雷震空。
曹操懊悔不已,如坠深渊,却也无法责怪徐庶,只能长叹一声,带着残军返回许昌,那叹息如秋风萧瑟。
曹操虽恼徐庶不肯为己所用,但念及其才,却也不舍得杀这大才之人,仍留他在军中,那不舍如壮士断腕。
一日,曹操又召徐庶前来,屏退左右后叹道:
“元直,吾知汝恨我,然吾亦是求贤若渴。”
那叹息声如泣如诉。
徐庶冷哼一声并不答话,那冷哼如冰刀霜剑。
曹操接着说道:
“吾欲再给汝一次机会,如今荆州刘表暗弱,吾欲取之,君可有良谋?”
那语气带着几分期待。
徐庶心中一动,心想若能借此机会暗中相助刘备,也算报些旧恩。
于是便开口道:“丞相可先派人散布流言,言荆州蔡氏一族欲降曹,使刘表父子生疑,内部先乱起来。”
那话语平静而暗藏玄机。
曹操大喜,忙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