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曹操欲东征孙权。
夏侯惇听闻,当即前来求见曹操。
曹操见夏侯惇独眼前来,心中感动,说道:
“元让,你身负重伤,此次东征,你便好生休养吧。”
那话语中充满关怀。
夏侯惇却摇头道:
“主公莫要小看我,一只眼亦能看清孙权小儿的鼠辈伎俩,我定要随主公出征,再立战功。”
那语气坚决果断。
曹操拗不过他,只得应允,无可奈何。
行军路上,夏侯惇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警惕四周,目光如鹰。
一日,探子来报前方有东吴军队设伏,严阵以待。
夏侯惇冷笑道:“吾正欲寻他们,不想却在此处。”
那笑容中带着轻蔑。
待到遭遇吴军,夏侯惇单目圆睁,似有火光迸出,威风凛凛。
他挺枪纵马直冲入吴军中,勇不可当,所到之处吴军纷纷避让,如避虎狼。
曹军见此情形,士气大振,欢声雷动,呐喊着跟随夏侯惇冲锋,气势如虹。
孙权没想到夏侯惇如此勇猛无畏,大惊失色,原本精心布置的防线很快被冲破,不堪一击。
曹操趁机指挥大军掩杀,乘胜追击,东吴军队大败而逃,丢盔卸甲。
经此一役,夏侯惇成为令东吴士兵闻风丧胆之人,谈虎色变,而他与曹操之间的君臣情谊也更为深厚,情比金坚,曹操望着夏侯惇的背影,暗自庆幸身边有这等忠勇之士相伴,如获至宝。
之后曹操决定班师回朝,途中却收到关羽围樊城的消息。
曹操深知樊城若失,局势将对自己大为不利,如大厦将倾,于是立刻整顿大军,准备南征关羽,严阵以待。
夏侯惇听闻,毫不犹豫地请求同往,坚决果断。
曹操担忧他伤势未愈,关怀备至,夏侯惇大声道:
“主公,昔日面对东吴我独眼亦不惧,如今对付关羽,我怎可退缩?
关羽虽勇,但我亦不会弱于他。”
那话语豪迈激昂。
曹操见其决心坚定,只好同意,无可奈何。
行军至樊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