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如今东吴虽退,但不可大意。我军还应积极备战,扩充兵力,储备粮草。”
刘备点头称是。
几日后,朝中传出消息,尚书欲举荐贤才入伍。
此人乃是蜀中名士,广交豪杰,听闻张苞事迹后,钦佩不已。
他认为国家正值用人之时,愿以家族声望吸引各地英才。
许多有志之士闻风而动,皆奔往成都而来。
一时间,蜀军营帐外排起长队,前来应征者络绎不绝。
其中不乏武艺高强之辈,亦有善谋略之士。
张苞负责挑选新兵,看到如此多能人异士,心中大喜。
他与尚书多次商讨如何安置这些人,将他们按照才能分配至合适岗位。
在众人努力下,蜀汉军队日益强大。
张苞也更加忙碌,日夜操练士兵,准备应对未来更大的挑战,而蜀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隐隐有了更盛之势。
随着蜀汉势力渐盛,魏国深感不安。
曹操之子曹丕决定亲率大军抵御蜀汉锋芒。
此时诸葛亮看准时机,提出二出祁山伐魏。
刘禅应允,并令张苞领一军为先锋。
张苞率兵先行,一路过关斩将,如入无人之境。
诸葛亮随后率大军压上,直逼阴平、武都二城。
城中魏军虽奋力抵抗,但蜀军气势如虹。
诸葛亮足智多谋,设下奇计。
他先派兵佯攻一侧城门,引得魏军主力前往防守,而后派精锐部队悄悄绕到另一侧城门。
待信号一起,两面同时攻城。
城内魏军大乱,首尾难顾。
蜀军很快攻破城门,魏军主将被俘。
阴平、武都二城遂落入蜀军之手。
蜀军入城之后,安抚百姓,开仓放粮。
此二城既得,蜀汉声威大震,诸葛亮站于城头之上,望着远方,心中谋划着下一步的战略,而张苞则忙着整顿兵马,等待诸葛亮的下一步指令。
诸葛亮轻摇羽扇,召集众将道:
“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当乘胜追击。郭淮、孙礼二将乃魏军之中坚,若破此二人,则魏军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