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议论纷纷,有的主战,有的主和。
刘禅沉思良久,而后向刘备进言:
“父皇,儿臣以为当战。
如今我蜀汉士气正盛,若此时示弱求和,日后必受欺凌。
且我军据有利地形,若指挥得当,未必不可退敌。”
刘备听后,甚是欣慰,决定让诸葛亮率兵出征。
刘禅亲自到城外送行,他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拜:
“相父,此去一切小心,后方之事,儿臣定会打理妥当。”
诸葛亮感动不已。
在诸葛亮出征期间,刘禅积极处理内政,鼓励农耕,囤积粮草,选拔贤才补充军队。
尽管有时感到压力巨大,但他始终保持镇定。
当捷报传回成都时,刘禅明白,他正在一步步走向自己理想中的道路,他将带着蜀汉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随着时间推移,诸葛亮班师回朝。
刘禅亲率百官出城迎接,君臣相见,场面感人至深。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东吴方面忽然有异动。
原来东吴忌惮蜀汉日益强大,欲联合魏国对蜀汉形成夹击之势。
刘禅得知消息后,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有人提议先下手为强攻打东吴,也有人主张再次与东吴议和。
刘禅权衡利弊后,决定派遣使者前往东吴,以诚意打动对方。
他挑选出最善言辞之人,并备上厚礼。
使者临行前,刘禅叮嘱再三。
幸运的是,使者凭借出众的口才和蜀汉展现出的和平诚意,成功说服东吴君主放弃夹攻计划。
此事过后,刘禅在蜀汉威望大增。
百姓们都称赞他睿智且果敢,能够在复杂局势中做出正确抉择,蜀汉也因此得以继续休养生息,向着繁荣稳定不断迈进。
几年后,刘备驾崩,刘禅继位。
初期,他谨遵先帝遗愿,依旧重用诸葛亮治理朝政。
但随着时间流逝,诸葛亮年迈体衰。
这时,姜维崭露头角,被委以督中外军事之重任。
姜维一心想要北伐中原,重振汉室雄风。
他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