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之际,他仍心系东吴之事,每日召见下属,询问政务军情,不肯有丝毫的懈怠。
与此同时,周边敌国趁虚而入,东吴面临严重的危机。
朝中人心惶惶,不少人劝诸葛恪安心养病,莫要过度操劳。
但诸葛恪不顾病体,挣扎着起身,穿上战甲。
他最后一次率领东吴将士出征,战场上的他虽不复当年的勇猛,但智谋仍在。
靠着奇计险胜敌军,可他也油尽灯枯。
诸葛恪虽已位极人臣,但他深知盛极必衰的道理。
在他晚年,东吴国力达到鼎盛,周围各国均不敢轻易进犯。
然而,诸葛恪的内心却逐渐被骄傲自满所侵蚀。
他开始听不进谋士的忠言逆耳,独断专行地推行一些激进政策。
例如大规模征兵扩充军备,使得民间劳力锐减,农田荒废。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暗地里怨声载道。
朝中也有部分正直大臣进谏,诸葛恪却认为他们嫉妒自己的功绩,对他们加以打压。
这种做法让朝廷内部矛盾激化。
与此同时,曾经被诸葛恪打败的敌国一直在暗中蛰伏,等待时机。
他们发现诸葛恪如今的状况后,联合起来再次举兵来犯。
此时的东吴,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兵力虽多却人心不齐。
诸葛恪率领大军迎战,可战场上他再也不复当年的睿智果敢,连连决策失误。
最终,东吴兵败如山倒,诸葛恪也在这场战争中战死沙场。
一代传奇人物,终究因为骄傲自满走向覆灭,令人唏嘘不已。
诸葛恪临终前,紧紧地握着身边之人的手,嘱咐他们定要辅佐陛下守护东吴。
他带着深深的遗憾闭上双眼,整个东吴为之悲痛。
陛下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之人提起诸葛恪,无不敬仰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传奇永远留在东吴的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