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丕则选择跪在曹操脚边,默默流泪,深情流露不舍与担忧,以真挚纯粹的情感触动曹操内心深处的柔软。
他深知,在曹操这位久经沙场、深谙权谋的雄主面前,真情实感往往比华丽辞藻更能直击心灵。
这是曹丕的高明谋略,以情动人,而非单纯凭借才华争宠。
铜雀台落成之时,曹操命诸子作赋赞颂。
曹植才情泉涌,迅速挥笔完成《登台赋》,文采飞扬,词句华丽,深得曹操赞赏。
曹丕虽也精心创作了一篇赋,但自觉与曹植之作相较略显逊色。
他果断地将自己的作品收起,与众人一同盛赞曹植的文采,丝毫未表露内心的失落与不甘。
这一忍,不仅巧妙地避免了在曹操面前与曹植争辉可能引发的反感,更彰显了他的大度胸怀与识时务的智慧,此乃其隐忍之能的绝佳体现。
最终,凭借着自身的谋略智慧和坚韧忍耐,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脱颖而出,被立为魏王太子,为日后登上皇位铺平了道路。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薨于洛阳。
曹丕闻讯后自邺城疾驰而归,承继王位。
当他踏入洛阳王宫的那一刻,内心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他既为父亲的离世而悲痛欲绝,又为即将肩负的重大责任而感到紧张与兴奋。
曹丕深知,此时的曹魏政权看似强大,实则内部暗潮涌动,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他当机立断,迅速将权柄紧紧握于手中,展现出果敢决绝的一面。
他率先清除了一批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大臣,同时大力提拔了众多忠诚于自己的心腹。
在取代汉朝、建立曹魏的漫长征程中,曹丕展现出了超凡的谋略与智慧。
他先是下令在关津地区施行减税政策,恢复什一税制,减轻百姓负担,赢得民心。
接着,他大肆赏赐诸侯将相,派遣使者巡察郡国,关心民生疾苦,以此收拢人心。
同时,他巧妙地利用各种祥瑞之兆来神化自己,诸如民间流传的他出生时的奇异贵兆,以及黄龙、白雉等祥瑞的出现,让百姓深信他是天命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