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亲自接见了司马懿,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而充满睿智的司马懿,曹操大笑道:“君终入我彀中。”
司马懿恭敬地行礼,心中却暗忖自己未来之路必定充满了艰难险阻,荆棘丛生。
但既已入局,便只能小心应对,步步为营,且看能否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初入许昌,曹操给司马懿安排了一些看似平常的事务,实则是对他能力与忠诚度的暗中考验。
司马懿何等聪慧,自然洞悉了曹操的心思。
他对待每件事都尽心尽力,事无巨细,皆办得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渐渐地,他赢得了曹操的初步信任。
一日,曹操与众谋士在宏伟的殿堂之上商议征讨袁绍之事。
众人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主张速战速决,有的则建议徐徐图之,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司马懿默默倾听,待众人说完,方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剖析袁绍阵营的利弊时犹如抽丝剥茧,入木三分。
他指出袁绍内部矛盾重重,将领之间不和,彼此猜忌,粮草运输线过长,难以保障供应等诸多弱点。
同时,他建议曹操先截断袁绍的粮草供应,使其军心大乱,然后再各个击破。
曹操听后,眼睛一亮,犹如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当场采纳了他的计策。
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司马懿越发低调谨慎。
他在曹操身边,时刻察言观色,揣摩曹操的心思,巧妙地周旋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
然而,他心中亦有着自己的盘算。
他一面协助曹操处理政务军务,尽显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一面暗暗留意朝中各方势力的分布与动态,洞察人心的向背和权力的消长。
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一步走错,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既要利用曹操给予的机会积攒威望和人脉,拓展自己的影响力;
也要时刻提防曹操那多疑的性格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走着自己的仕途之路。
在曹操麾下效力多年后,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