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暗自期许未来能够拥有更多机会在战场上展露自身的非凡军事才能,同时也深知这一切皆是在为司马家的宏伟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不久,边境战报如疾风般传来,东吴水军来势汹汹,进犯边境。
司马昭主动请缨,毅然奔赴前线抵御。
他那坚毅的脸庞写满了决心,眼中闪烁着无畏的光芒。
他深知东吴水军向来精于水战,倘若在水上正面交锋,魏军难以占据优势。
于是,他在军帐中来回踱步,苦思冥想破敌之策,那紧锁的眉头下是一颗急速运转的大脑。
最终,他下令沿河岸精心构筑营寨,并用心布置诸多防御工事。
每一道防线的设置,他都亲自监督,不容有半分疏忽。
同时,在暗中训练一支特殊部队,专门研习水下作战的巧妙技巧。
他时常亲自指导训练,对士兵们严格要求,不容许有丝毫懈怠。
待到东吴水军前来叫阵,司马昭按兵不动。
他站在城楼之上,俯瞰着敌军,神色平静,心中却在盘算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数日后,东吴军队渐渐心生懈怠。
司马昭瞅准这绝佳时机,派遣那支水下部队悄悄靠近敌船。
他亲自为士兵们送行,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那支水下部队成功凿穿多艘战船。
紧接着,他亲自率领大军乘船出击。
他立于船头,江风拂起他的披风,他的眼神坚定如铁,指挥若定。
东吴水军顿时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众多战船自顾不暇。
司马昭指挥魏军乘胜追击,缴获大量船只与丰富物资。
他在战场上的英姿,让士兵们为之振奋,士气高昂。
经此一役,司马昭威名远扬四方。
朝中大臣纷纷侧目关注,有人对他的惊人才华与日益增长的势力心怀忌惮,私下议论时,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有人则渴望依附于他,以求荣华富贵,那热切的眼神中充满了讨好与谄媚。
但司马昭心中唯有家族大业,他带着胜利的荣耀返回洛阳,继续担任洛阳典农中郎将一职。
在田间地头,他与百姓交谈,了解农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