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司马昭带着确凿证据面见太后,陈述其中利弊,请求太后出面主持公道。
太后权衡再三,同意让司马昭处理此事。
司马昭立刻派兵围困那些人的府邸,将他们一举拿下。
此事过后,司马昭名声大振,威望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高度。
但他并没有趁势篡权夺位,而是尽心尽力辅佐幼帝,改革朝政存在的种种弊端,减轻百姓赋税压力。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魏国日益繁荣昌盛,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司马昭始终没忘记司马家的宏伟大业,他在背后默默布局,逐步清除所有阻碍司马家掌权的顽固势力,静候合适的时机来临,那时他将真正实现司马家君临天下的伟大梦想。
随着司马昭威望日盛,他国开始有所警惕防备。
蜀国姜维听闻司马昭的种种事迹,深感不安,认为若任由司马昭继续发展壮大下去,蜀汉必将危在旦夕。
姜维遂上书刘禅,提议再次北伐,趁司马昭尚未完全掌握大权之际打乱魏国内部的稳定局势。
刘禅应允,姜维领大军出征。
消息传至洛阳,司马昭早有预料准备。
他任命邓艾为主帅,钟会为副帅前去迎战。
邓艾熟知姜维战术,采用坚守不出的策略,姜维久攻不下。
而钟会则建议分兵偷袭蜀军后路。
姜维腹背受敌,损失惨重,只能无奈退兵。
司马昭借此契机,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
他在军中大力提拔亲信,牢牢把控军权。
同时,他在民间推行仁政,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然而,司马家内部却出现严重分歧。
司马昭之弟司马亮不甘屈居兄长之下,暗中勾结反对司马昭的势力。
司马昭察觉后,痛心疾首,但为了司马家大业,不得不果断处置司马亮及其党羽。
经此一事,司马昭更加谨慎小心,他深知权力之路布满荆棘,唯有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奋勇前进,才能实现司马家君临天下的终极梦想。
司马昭稳定了司马家内部后,开始筹备更大规模的战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