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肩负重任,快马加鞭奔赴匈奴之地。
归来之时,详细言说匈奴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几大部落之间矛盾重重,各自为战。
司马炎听闻,心生一计,暗中派人联络其中势力较弱的部落,许以丰厚重利,挑拨离间,令其内乱。
果然,匈奴内部纷争乍起,各方势力为争夺权力和资源,互相攻伐,一时间无暇南顾。
国内,司马炎大力发展农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提供农具和种子,并减免赋税。
他还重视文化教育,兴办学府,广纳贤才,培养人才。
但随着时间的悄然推移,司马炎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享乐之中,难以自拔。
朝中也开始滋生腐败之风,官员贪污受贿,结党营私。
忠臣多次冒死劝谏,司马炎虽在听闻之时有所警醒,也曾决心整顿朝纲,但终未能彻底改变现状。
而在远方的边境,危机看似解除,实则暗潮涌动。
匈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争斗,逐渐有强大的部落崛起,重新团结起各方势力,并且对晋国的富饶土地和丰富资源虎视眈眈,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无声地酝酿着。
匈奴王庭之内,气氛紧张而肃杀。
各部首领齐聚一堂,共商大计。
一位勇猛剽悍的首领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怒吼道:
“晋国皇帝以为我们内乱就可趁虚而入,如今我们恢复元气,定要踏破晋国,掠夺财富,让他们知道我们匈奴的厉害!”
众首领纷纷响应,呼声震天,磨刀霍霍,准备南侵。
司马炎这边,依旧沉溺于酒色歌舞,纸醉金迷,对匈奴之事尚未察觉,依旧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朝堂之上,阿谀奉承之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讨好皇帝,不惜编造谎言,粉饰太平。
正直之臣逐渐被排挤,或被贬谪,或被罢官,朝中风气日益败坏。
不久,匈奴大军如狂风般南下,气势汹汹,边境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来,堆积如山。
司马炎此时方才大惊失色,如梦初醒,慌忙组织军队抵御。
可是,多年的腐败早已让军队战斗力锐减,士兵们疏于训练,军备物资也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