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若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还需更加谨慎行事,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和勇气。
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
他一边小心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不轻易得罪那些权贵,以免给自己招来更多的麻烦。
在各种场合,他表现得谦逊有礼,尽量不引起权贵们的过度反感。
另一边,他继续默默地推行利民政策。
在不引起权贵们注意的情况下,悄悄地为改革吏治做着准备,期待终有一天能肃清官场污浊,还天下一个清明太平。
随着石崇不断深入改革吏治,他逐渐发现背后隐藏着一股巨大的反对力量。
这股力量以宰相为首,他们是朝廷中的保守派势力,坚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反对任何可能触动他们利益的改革。
宰相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庞大,党羽众多。
他的一言一行在朝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石崇深知与宰相正面冲突只会两败俱伤,不仅无法实现改革的目标,还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迂回行事。
他向皇上请求允许他去地方任职一段时间,在朝堂上,石崇诚恳地说道:“陛下,臣深知改革之艰难,如今朝中阻力重重,臣愿前往地方,亲身实践,积累经验,为日后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皇上思考再三,觉得石崇的请求合情合理,便应允了他的请求。
石崇到达地方后,没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仅要为当地百姓谋福祉,还要为日后的改革探索道路。
他脱下华丽的官服,换上朴素的衣裳,深入民间。
他走过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作,了解他们的收成和困难;他走进市井小巷,与商贩交流,询问他们的生意和税收;他探访贫困家庭,亲手送上粮食和衣物,倾听他们的哭诉和诉求。
他发现当地经济落后,农业生产方式陈旧,商业发展缓慢。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每逢雨季,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每逢旱季,河流干涸,庄稼颗粒无收。
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