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路过街边时,瞧见了一群形容憔悴、饥寒交迫的流民。
他们蜷缩在街角,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与无助。
司马攸的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不忍。
他当即转过头,吩咐跟在身后的下人速速回府取来一些银钱和衣物食物。
下人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匆匆领命而去。
而司马攸则迈开步伐,坚定地走向那些流民。
他在一位满脸沧桑的老者面前蹲下身子,声音温和地询问道:“老人家,您家中究竟遭遇了何事,才致使您流落至此?”
老者听到这关切的话语,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哭诉着家乡遭受了严重的灾害,田地颗粒无收,无奈之下只能背井离乡,寻求一线生机。
司马攸听后,轻轻拍了拍老者的肩膀,轻声安慰道:“老人家,您莫要太过伤心,我定会尽力相助。”他的话语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给老者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不多时,下人们带着满满的物资匆匆返回。
司马攸亲自将食物一一分发给流民们,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
他又将银钱小心翼翼地交到老者手中,叮嘱道:“老人家,您拿着这些钱,寻个安稳的地方安置好家人。”
老者双手颤抖地接过银钱,连连磕头道谢。
众人皆对司马攸感恩戴德,纷纷称赞他为大善人。
此事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扬开来。
司马攸之名更是备受赞誉,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仁义之士。
城中不少文人雅士听闻了司马攸的善举后,被他的品德所吸引,纷纷登门拜访,欲与之结交。
司马攸皆以礼相待,将他们迎入府中。
在宽敞明亮的厅堂内,众人围坐在一起,畅谈诗词歌赋、治国安邦之道。
司马攸时而倾听,时而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的言辞睿智而深刻,展现出了对文学艺术的独特品味和对国家治理的独到思考。
众人被他的才华所折服,纷纷感叹他不仅心地善良,更是满腹才华。
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中,司马攸也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