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中丰富的藏书滋养着他幼小的心灵。
虽年少聪慧好学,但荀勖可不是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他活泼好动,对世间万物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
平日里,他既能在书房中静心研读经典,也能跑到街头巷尾与小伙伴们嬉戏玩耍,感受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一日,城中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诗会,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这场诗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人雅士,他们身着华服,带着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期待在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
荀勖听闻这个消息,心中的好奇像野草般疯长,决定去凑个热闹。
诗会现场布置得典雅精致,花香四溢。
文人墨客们或是挥毫泼墨,或是低吟浅唱,气氛热烈得仿佛能把屋顶掀翻。
荀勖安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专注而锐利,认真聆听着每一位诗人的作品。
当听到有人所赋诗词格律有误却还沾沾自喜时,他下意识地微微摇头,这细微的动作却被周围眼尖的人捕捉到了。
人群中立刻有人高声说道:“这位小哥似有不同见解,不妨赋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以正视听。”
荀勖的脸上没有丝毫慌乱,他淡定地微笑着,稳步向前。
稍作沉思后,便开口吟诵。
他的声音清脆而富有感染力,所作之诗不仅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仿佛将在场的众人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美妙世界。
一时间,整个诗会现场鸦雀无声,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众人纷纷惊叹这位少年的才华横溢,仿佛看到了一颗文坛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此事过后,荀勖的名字在城中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荀勖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名声冲昏头脑,反而更加勤奋刻苦地钻研学问。
他深知,这不过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小亮点,学海无涯,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于是,每一个夜晚,当别人都已进入梦乡,荀勖的书房里依旧烛光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