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拖着病体,艰难地书写奏折,上书皇帝,请求设立专门的军事学堂于边关要塞。
他在奏折中详细阐述了设立学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来可以培养本地的优秀军事人才,让他们熟悉边疆的地理环境和敌军的作战特点;二来可以研究针对周边敌情的战略战术,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皇帝收到奏折后,被马隆的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准奏,并任命马隆负责此事。
马隆接到圣旨后,不顾身体的疲惫,立刻投入到学堂的筹备工作中。
他亲自挑选经验丰富、武艺高强的教官,与他们一起制定详细的教程。
军事学堂开设后,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投身其中。他们怀揣着报国之志,渴望在马隆的教导下,成为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才。
几年间,学堂就培育出一批批出色的年轻军官。
这些年轻军官带着马隆传授的智慧和勇气,驻守在各个关隘,成为了边疆的钢铁防线。
马隆临终之际,面色苍白,但眼神依然坚定。
他把弟子们叫到床前,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他用微弱的声音叮嘱众人要忠诚于国,爱护百姓,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一切。
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弟子们的心上。
他深信自己一手创办的军事学堂能持续为国家输送军事栋梁,守护这片土地的和平与繁荣。
随着这位传奇将领的逝去,举国悲痛。
百姓们自发地为他举行悼念活动,街头巷尾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灵柩经过之处,人们纷纷跪地相送,哭声震天。
但他留下的军事力量依然牢牢守卫着边疆,人们永远铭记马隆一生的功绩。
他的英勇事迹成为后世军人敬仰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效力,为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奋勇前行。
数年后,周边小国见中原王朝繁荣昌盛,心生嫉妒和觊觎。
其中有一小国蠢蠢欲动,但看到边境防御森严,那些年轻军官严阵以待,又犹豫起来。
此时,该国的奸臣想出一条毒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