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沐瑾琛坐在龙案前,低着头,心无旁骛的批阅奏折。
影风则一动不动的守在他的身旁。
不多时,大内总管徐涛走了进来,“禀王爷,宋大人在门外求见”。
“宣”。
“是”。
不一会,吏部尚书宋明贤走了进来,“见过王爷”。
“免礼”。
“谢王爷”。
“如今户部尚书之位空缺,你身为吏部尚书,可以推荐的人选”。
“全凭王爷做主”。
“宋大人,本王找你来,不是要听你阿谀奉承的”,沐瑾琛黑着脸,看着他。
“是,下官知罪”。
“说说你的想法”。
“是……依下官之见,户部尚书应当选一个局外之人,如今,户部左侍郎乃是庆王的人,右侍郎则是敏王的人,不管他们二人谁担任尚书之位,户部都将会失去平衡,唯一的办法便是找一个与两者都没关系的人担此重任,而且此人还必须得有足够的本事和能力,不然不足以应付敏王和庆王的刁难”。
“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宋明贤欲言又止。
“宋大人直言便是”。
“是,臣与家父曾提过此事”。
“太傅可有高见”。
“家父曾给下官推荐过一人”。
“何人”。
“扬州知府,苏靖安”。
“苏靖安”,沐瑾琛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发现自己并不认识这个人,“此人可是有何过人之处”。
“王爷可知九年前的扬州贪腐案”。
“略有耳闻……此事与他有关”,沐瑾琛问。
“是,当时扬州,苏州,淮安等地,官商勾结,十分严重,百姓叫苦连天,申冤无门,先皇曾多次派钦差大臣前去调查,但是都无功而返,甚至有好几个钦差大臣因此丢了性命,对此,先皇十分恼怒,但是却无能为力”。
“本王要是没记错的话,这桩案子不仅牵扯到知府,知县和布政司,甚至还有许多朝中大臣”。
“是,当年这个案子,一共处置了二十四人,其中包括布政使一人,按察使一人,知府七人,知县六人,朝中大臣九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