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皇阿玛在世时,胤禩为了掩饰他的不同寻常,平日里总要刻意藏拙几分。
可是他又总觉得自家的皇阿玛那双犀利的眼神似乎早就把他看透了。
而胤禩这种自作聪明带来的结果也是让他对政事仍是有很多不够深入的了解。
但他也不好意思多叨扰“体弱”的皇阿玛,便只能和太傅探究。
太傅觉得他聪明早慧,颇有帝王之相,但胤禩也知道,人家一半是满意,一半也只是捡着好听的说罢了。
和上辈子不同,他如今是皇阿玛唯一的子嗣,满朝文武都知道他将来必然是要继承皇位的,也因此,有脑子的大臣自然知道要讨好皇太子。
一个曾经在困难模式里挣扎求生的人,如今乍然来到了简单模式,竟是还有些不适应了,生怕什么地方藏着让他意想不到的危险。
也因此,胤禩一直小心翼翼,防备着所有人。
防备来防备去,他发现真的是自己纯属自作多情。
几年过去,恭亲王的精明强干,魄力强势早已彻底征服了他。
尤其素鸣叶亲自带着他参与了几次和英国人的谈判,在博弈场上大杀四方后,胤禩更是深深地被他折服。
且素鸣叶提议他不能只是待在紫禁城内,而是要亲自去看民间疾苦,纺纱制造,农业基建……胤禩于是亲自跟着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他前所未见的新鲜的工业革命的产物,这让他惊叹之余,更深深地明白了素鸣叶的远见。
若非这些年他一力倡导的许多革新政策,如今的大清怎么可能用这么可怕的速度追赶英国人,甚至在谈判桌上也能有如此底气。
“恭亲王呢?” 和原本历史中因为被慈禧处处监控而身心俱疲出去寻花问柳,以至于最后染上脏病一命呜呼的同治不同,胤禩根本不屑于那些享乐。
现在的胤禩一天见不到他甚至都浑身难受。
恭亲王就像是最坚实的依靠,只要看到他就会心神安定。
“陛下,您忘了?恭亲王殿下去广东视察水师了,临走前特意吩咐您要自行监国,凡事委决不下也可和朝中其他的顾命大臣们商议。”
胤禩:……他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