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对常明的行动时,权玖虽也参与其中,却因不了解全部内情,时常表现出一些让王源等人觉得奇怪的举动。他给出的意见不够坚决,在面对一些关键问题时,总是下意识地停顿,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回答才最为妥当。但王源等人并未往这方面深入怀疑,只是单纯地认为右使此次的表现有些异常。
在俄罗斯和蒙古针对常明的行动里,权玖更是倍感压力。他无法像真正的郭迎兵那样,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关键时刻做出精准的决策。他只能依靠郭迎兵事先留下的一些指示和自己的判断来勉强维持行动的进行,这也导致行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让负责具体实施的肯特和幸子吃尽了苦头。
在哈尔滨那次失败的行动中,权玖更是如临大敌。面对突发状况,他缺乏郭迎兵那种临危不乱的气魄和果断决策的能力。在指挥过程中,他手忙脚乱,下达的指令前后矛盾,使得整个行动陷入了混乱,最终以失败收场。这一系列的状况,也让权玖愈发担心自己的身份被识破,每日都如履薄冰 。
宫金良在做出让权玖代替郭迎兵的安排时,表现得极为随意。他仅仅是轻描淡写地对权玖说道:“你就看着办吧。”这简短的几个字,看似给予了权玖极大的自主权,实则为后续的行动埋下了重重隐患。
权玖得到这样模糊的指令后,内心充满了迷茫与不安。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却又缺乏明确的行动指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时,他根本不知道宫金良心中真正的期望是什么,哪些决策是符合集团长远利益的,哪些又是需要避免的。
在针对常明的一系列行动中,这一问题被无限放大。当需要制定详细的行动策略时,权玖由于没有清晰的方向,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测和有限的经验来规划。在俄罗斯和蒙古的行动里,他一会儿觉得应该采取激进的强攻策略,快速解决常明;一会儿又担心这样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转而倾向于保守的暗中监视。这种摇摆不定的决策,使得行动团队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