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这次行动给凌天翔的感触就很大。虽然“雷神之锤”军团并没有使出全力,但是“砺刃”军团也只能全力招架,而无法还手。缅甸内战的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共和国的态度决定的,而不是由“砺刃”军团决定的。按照凌天翔的估计,如果“砺刃”军团有足够的规模的话,根本就不需要共和国直接出兵,完全有能力扭转缅甸的战局。也正是如此,这让凌天翔清楚的认识到,如果“砺刃”军团需要成为共和国手里一把锋利的外科手术刀的话,就得继续壮大自己,不但要更加的锋利,还要更加的强大,最好不仅仅只是一把外科手术刀,而是一把战刀,一把可以劈开荆棘,斩杀敌酋的战刀!
对敌人的清楚认识激发了凌天翔要继续壮大的雄心,要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那还得加深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因此凌天翔也才要求连豫泯给他详细的公司报表,好彻底掌握军团的情况,然后制订出新的发展计划。
相对而言,“砺刃”军团的规模并不小,早就脱离了普通雇佣军的行列。作为有国家,而且是大国暗中支持的雇佣军,“砺刃”军团本身就不同于普通的雇佣军。经过了数年的发展,“砺刃”军团的规模也扩大了十多倍,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几百人。站在旁人的角度上,这个发展速度已经是相当惊人的了,但在凌天翔看来,这个发展速度仍然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无法应付现实的威胁。
此时,除掉阵亡的,以及受伤残废的队员,“砺刃”军团编制内的正式队员有578人。算上才招募的300名“退役”特种兵,以及萧庆国在缅甸新招募的,甘宁军在伊朗与伊拉克招募的,以及魏大明在国内发展的队员,军团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人。这足以编成两个加强步兵营了。
人数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就算凌天翔以前只是个特种兵,擅长的是单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