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明白,出兵有出兵的好处,不出兵也有不出兵的好处。所以,他虽反对出兵广陵,却没有像鲁肃那样激烈反对。可是,孙权要领徐州牧,这就有点过火了,会惹怒陈炎。到时,孙权再派使者去见陈炎,修好关系,陈炎未必会答应。更何况,曹操也不会同意孙权领徐州牧。
孙权想了想,同意了诸葛瑾的看法:“子瑜言之有理,徐州牧是有些过了。”
顾雍微微有些失望。
“将军,先将军临终之前,以大事托付都督,若此事难以决断,将军不如写封书信去豫章,询问都督的意见,如何?”鲁肃只好搬出周瑜来。
“子敬所言有理,还是听听公瑾的意见。”
于是,孙权让众人先回去,各找各妈。他写了封信,让士兵乘船送到豫章郡,交给周瑜。
次日,孙权主动找上司马朗。
“使者,经过一夜的考虑,我答应曹司空,可率大军一万北上广陵。不过……”果然,孙权的想法仍是,先答应再说,出不出兵,再等周瑜的意见,反正又不是现在出兵。
“不过什么?”
“江东乃贫瘠之地,粮草不足,我大军北上广陵,粮道又太长,损耗无数,我实是供应不起,还请使者代为询问司空,可否资助我一批粮草,否则实是难以出兵呀。”
司马朗沉思了一下:“好吧!我必会转告司空。”
两天之后,司马朗拿出朝廷的文书,正式任命孙权为扬州牧,进封吴侯。孙权这才知道,朝廷的文书一直都在司马朗那里,他还以为司马朗还会回去咨询曹操的意见,等曹操答应了,朝廷才会正式任命。看来,司马朗的权力不小。可惜,他以为司马朗没有决定权,要价少了。
完成使命后,司马朗匆匆离开了吴郡。
半个月后,周瑜回信了。士兵来回走的是水路,要快很多。
周瑜反对出兵广陵,其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孙权兵力有限,攻江夏黄祖才是重中之重,不宜分兵进入广陵;二是,曹陈之争,与孙权没毛关系,不宜插手,一旦插手,必会引起陈炎的怒火,届时陈炎会先攻广陵。这理由和鲁肃的想法差不多。
孙权忧虑了起来,他已经答应司马朗,要是不出兵,就算是食言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