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向刘晔,毕竟这计策是刘晔所献,他希望刘晔能有解决方案。
刘晔感到尴尬,他也没想到孙权会拿了好处却不出兵,他稍稍想了一下,有了主意:“看来孙权乃贪婪之人,不如司空再派一使者,前来江东见孙权,再追加好处,他必会答应。”
曹操显然不认可这个说法:“这一来一回,又如何来得及?且孙权失言在先,我再派使者过去,显得我有求于他,有失我颜面,哼,这孙权真是狡诈。”他脸上怒意明显。
“司空言之有理。”荀攸发言了:“孙权已然失信,若再追加好处,他得寸进尺,也未必会出兵,多半仍会失信,以我看,他不过是想骗取好处而已。”
“那公达以为我该如何?”
“若孙权死活不肯兵进广陵,琅琊战不利时,也只能让李将军撤回下邳了。”
荀攸这话说了跟没说没有什么两样,曹操微微失望,又环顾诸臣,希望有人能想出个办法。诸臣交投接耳,低声商量着。只有一个人默默无言,便是贾诩。
“文和,此事你可有良计?”
“司空……”
贾诩本来不想说的,因为上次他好心多嘴,提了一句陈炎可能会派人说降杜畿,提醒曹操警惕,曹操反而发怒了,呵斥了他。他沉默了几个月时间,一直是一言不发。当然,事实证明,贾诩的话也没全对,陈炎确实派人去了,但杜畿没降。
曹操似乎看出贾诩的忧虑,连忙说:“文和之计,精妙绝伦,虽有时我不能采纳,但与文和无关,乃我之过。”他先是夸了贾诩,又暗指上次他不采纳贾诩之计,是他自己的错。
贾诩明白其意,心里暗叹一口气,算了,还是说点什么吧。他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司空,孙权贪婪而又言而无信,若再派人去请他出兵,他反而不会。我记得,司空曾承诺其兵进广陵后,给其一批粮草,可有此事?”
“正是,今数万石粮草,已先囤放在下邳了。就等他进军广陵后,我再把粮草给他。”
“司空可先兑现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