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战船的四周,海水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逼人的气势,不安地翻腾涌动着。白色的浪花不断地拍打着船身,发出沉闷的声响。
海风呼啸着刮过,携带着大海的咸湿气息与战船之上弥漫的味道,让人闻之欲呕,却又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紧张与压抑。
柳清坐在船舱内,正全神贯注地忙碌看着。船舱内的烛火光影洒在她略显疲惫却依旧专注的脸上,桌上堆满了杂乱的书卷和信件,她却丝毫不在意周围的凌乱。
她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的那本古籍上,书页已经泛黄,边缘也有些破损,显然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晦涩难懂的图示吸引着她。
她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又眼睛一亮,随即迅速拿起一旁的笔,在纸上奋笔疾书,记录下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想法。旁边的烛火随着海风的吹拂轻轻摇曳,光影在她的脸上跳动,为她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沉静与专注之美。
燕玲身形一晃,迈进了船舱,她望向柳清,低声说道:“副宗主,快到了。”
柳清走到舱内的地图前,目光紧锁在那代表着阳泉城的标记上。
听到燕玲的话,她微微点头,手指不自觉地在地图上轻轻敲击,似在思索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长歌那边攻下隆城的消息已经传来,我们这边切不可掉以轻心。阳泉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高墙厚,且城内兵力据说也不少。”柳清的声音沉稳而冷静。
燕玲走上前,看向地图说道:“副宗主,我们之前派去的探子回报,阳泉城的赤昭守军虽多,但近日似有内部不和的传言。而且其主要兵力集中在南门和西门,东门防守相对薄弱,只是有一条护城河环绕,不易通过。”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沿着地图上的路线比划着。
柳清微笑道:“他们内部不和,这是我们先前的安排,阳泉城城主为禹王的义子孟轲,他手下有我们的内应。”
燕玲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副宗主高明!如此一来,我们此战便更有把握了。只是不知这内应可靠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