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北宋时期,延安府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凭借独特的山川地势,在军事防御和行政管理层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就像大宋西北边陲的一道坚固壁垒,是抵御西夏进犯的前沿阵地。
    一旦失守,西夏铁骑便能长驱直入,中原大地将再无宁日;
    同时,它也是陕北地区的行政枢纽,关乎着一方百姓的民生福祉,政令从这里传达至各个角落,维持着这片土地的秩序与安稳。
    这时候,执掌延安府的长官正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
    说起范仲淹,世人皆知他写下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尽了他一生的坚守与追求。
    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萧峰在自己前世的年少求学时光里,也曾反复诵读过范仲淹的这篇名作。
    那时候萧峰也沉浸在文字的力量中,钦佩着这位文豪的胸襟与志向。
    可惜,世事无常,命运的轨迹却在此刻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扭转。
    一向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眼中容不得半点危害国家和百姓的行为。
    在他看来,萧峰劫掠大宋公主,这简直是目无王法、罪大恶极的行径,扰乱了大宋的安宁,威胁到了百姓的生活。
    所以当慕容博心怀叵测地找到范仲淹,向他透露萧峰的行踪时。
    范仲淹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全力配合。
    范仲淹迅速调动各方资源,有条不紊地展开部署。
    他先是安排得力人手,挨家挨户地通知萧峰所在那条街上的平民。
    让他们尽快撤离,避免卷入这场危险的纷争之中,确保每一个百姓都能安全转移。
    随后,他一声令下,延安府的精锐守军迅速集结,如潮水般向萧峰所在之处涌去。
    这些守军常年与西夏军队交锋,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斗能力。
    他们迅速在外围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包围圈,将萧峰困在其中,只等一声令下,便要将这个“大恶人”绳之以法 。
    此刻的延安府街道,已然化作一座危机四伏的牢笼。
    萧峰抬眼望去,只见街道外围,层层叠叠的士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成败家子?没关系,他有良田万亩道界天下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武道人仙杂货店通末世,我囤无限物资养大佬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我死当天,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我爹妈为了养女不要我了我在异界种田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