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院子,便瞧见宋婉音正坐在秋千上,手里捧着一本书,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她身后,轻轻推了几下秋千。
宋婉音猛地回过神来,“夫君,今日怎么这么早回来?”
汪衔犹豫片刻,低声说道:“有件事情想请夫人帮忙。”
“什么忙?”宋婉音合上书,好奇地看着他。
“想请夫人出面,邀孟娘子来家里吃个饭,我与她有事要谈。”
宋婉音挑了挑眉,狐疑地问道:“什么事?你之前不是还嫌弃她是一介商户吗?”
汪衔连忙反驳,“她是夫人的朋友,我何时嫌弃过她是商户?不过是身份有别,不便过多往来罢了。若我真嫌弃她是商贾,又怎会让夫人与她合伙做生意?”
宋婉音轻笑一声,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就帮你这个忙。不过,你得先告诉我,到底是因为什么事。”
汪衔俯身凑到宋婉音耳边,低声将事情告知于她。
得知县令相邀,孟昭心中并未感到太多惊讶。毕竟,任何与粮食产量相关的事都是大事。沈家村虽然只是做了几块试验田,但若是有心人仔细留意,必然也能发现其中的端倪。汪衔知道这件事,实属正常。
尽管她已经去过宋婉音家好几次,但县令相邀还是头一遭。为此,她特意换了一身得体规矩的衣服,以示重视。
饭桌上,宋婉音特意坐在两人中间,热情地给孟昭夹菜:“昭昭,千万别跟我客气,想吃什么自己夹。”
孟昭笑着点头,“婉音姐姐放心,我肯定不会跟你客气的。”
到底是县令大人家的厨子,手艺十分了得,孟昭不知不觉间就吃了不少东西。
等到吃得差不多了,汪衔适时开口:“听闻孟娘子寻得了一个良方,能让田里的粮食增产过半?”他的语气严肃,与平日里对宋婉音的温言软语截然不同。
宋婉音皱了皱眉,赶紧打圆场:“对啊昭昭,我也听说了,你也太厉害了吧!不仅手艺好,会做那么多东西,竟然连地里的事情也晓得。”
孟昭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也是凑巧罢了,我平日里喜欢看些杂书,又爱与铺子里的食客攀谈,从大家的话语里拼凑出了这个房子,就想着试试,没想到竟还真成了,不过今年粮食增产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