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3)页
  收太多容易露馅,机会有的是,项海澜不贪心,积少成多。
    第一轮完事。
    项海澜继续向更短胖一些的旱黄瓜伸出魔爪,摘了15斤,又从地里连叶一起拔了几头大蒜和茴香杆,她要做最正宗的俄式酸黄瓜。
    黑省边境地区早年有好多邻国人跨河过来讨生活,现在成了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正宗的俄式酸黄瓜做法也从对面带了过来。
    后世条件好,会在汤里放入各种调味料和苹果醋来泡黄瓜,项海澜倒是在车厢的超市购物袋里发现少量调味料,不舍得用在这里,还是用最原始做法。
    三十汤匙食盐,黄瓜码入坛中,加盐水,最后用大蒜和茴香封口,用来增添风味。
    不用密封,天气热,四天后就能得到一坛口味正宗的俄式酸黄瓜。
    项海澜干活麻利,起来得又早,折腾完酸黄瓜还不到十点。
    回屋歇上半个小时,继续她的车厢开盲盒工程。
    硬座车厢的大件行李不多,开小包比较费时间,项海澜昨天忙活一晚上,一节车厢还没扫完。
    今天从车厢中部开始,还真发现了一样好东西,油葵,也叫油瓜子。
    这种瓜子个头特别小,但油脂大,出油率极高。
    油多瓜子就香,嗑起来不方便,有些人也爱吃,估计是买来过年吃的。
    项海澜找到的这包油葵是生的,还没有下锅炒熟,可以用来当种子。
    油葵在15世纪就传到了中国,她之所以了解,全因学农业的好闺蜜的介绍。
    由闺蜜想到疼爱她的大伯,大娘,还有堂哥堂嫂,可爱的小侄子,项海澜忍不住眼圈泛红,自己就这么失踪不见,他们不知道要多着急。
    仰起头,她硬生生把眼泪逼了回去,来都来了,回得去当然好,但现在她要朝前看,另一个世界的家人和好友也不希望她就此消沉。
    继续盘种子,油葵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干旱盐碱地都能生长,闺蜜说,陕蒙地区油葵种植特别广泛。
    现在交通不便,种子没有流传过来,红旗大队田间地头虽然种了好多向日葵,,但没有油葵,都是大瓜子,留着歇冬时当零嘴和过年待客用。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我医武双绝,体内还有一条龙天命反派:我只想掌控万界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先婚后爱:风流王爷俏将军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音乐才子,打造一支传奇乐队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苟住性命,远离男主人途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