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家。
    “哎哟,你跟谁学的这么会说话了?”小项被金小狗板着脸说出来的甜言蜜语取悦到了,笑得甜蜜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你这样满嘴油腔滑调的人在一起呆久了,我自然能沾上二两油。”
    项海澜:“……有种你别关门,看我不打死你!”
    楼下的金廉诚听到头顶地板的响动,勾了勾唇,在想自己还要不要碍眼地继续跟两个孩子住下去,想走又有点舍不得这份温暖。
    不管了,他老了,一个人住太可怜,就赖在这里不走了。
    至于金家父子重振家业的方向,没有选择金家原来的船运业务,远洋船运基本都被公家垄断了,金家被没收的轮船不可能还回来,重新购入货轮是一笔天价开支,不走远洋走长江线路,赚头不大,金廉诚果断放弃。
    其他的实业,金廉诚兴趣不大,最后还是金熠提议,他们从建筑业起步。
    搞房地产这事项海澜可没支一点招,是金熠发自心底想干的。
    他这种边界感强,又有洁癖的人对私人空间的渴求比任何人都高,对沪市少得可怜的人均居住面积格外感同身受,平时没少考察,他给父亲的提议不是口头说说,而是做了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在项海澜的时空,住房私有化改革,也就是商品房的出现是在九十年代末,这个时空虽然改革的时间提前了一些,但想要大刀阔斧建设商品房不可能现在就实现。
    金家父子曲线救国,他们从帮助公家建房入手,先积攒经验,再实现理想。
    寒假有的忙,白天那两人几乎不见人影,只在晚饭时三人才能凑在一起,聊聊一天的收获。
    项海澜不参与房地产建设,她的牛仔布料经戚爷爷的亲自把关,出货速度越来越快,颜色也多了几种,蓝色光谱系列,从浅蓝到深蓝都有涉及。
    有了布料,就要把他们加工成衣服,赶在春节前进入市场。
    听说政府准备在十六铺附近搞一个露天服装市场,动作很快,再过一个月就能开业,小项准备用牛仔裤投喂市场。
    因为忙又不能回家了。
    金熠看她想家,又默默出手了,托人买了火车票给项家人送过去,邀请项大诚等人来沪市过年。反正现在猫冬,他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的抗战有空间乾坤塔道界天下婚内越轨!我高嫁京圈前夫急疯了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九霄至尊白月光进门,我带崽离婚你疯什么老弟你听我说,这主角让我当侦查在深入京城第一败家女,竟光耀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