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来一夜,苏大哥就说:“这钱不能留着,得赶紧花出去,只有让钱流动起来,才能生出更多的钱。”
没两天,苏大哥就带着我去找了好几个倒爷,买了大量的电子表和蛤蟆镜。
电子表在那个年代是新鲜事物,人们都以拥有一块电子表为荣。蛤蟆镜更是潮流的象征,戴上一副蛤蟆镜,仿佛就能瞬间提升格调。苏大哥的眼光果然没错,这些电子表和蛤蟆镜一带到县份,就迅速被抢购一空。
然而,苏大哥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说:“要想赚大钱,就得有眼光,有你保护,我就有胆识,当然,我们俩还得能吃苦,就是要跑,跑起来,各个地方、省份的跑,就赚信息差,赚路费。”
我拼命的点头,跟着苏大哥,我长了很多很多见识。
我们带着赚来的钱,开始在地区、县份到省城倒腾各种各样稀缺物品:粮食种子、化肥、小猪、录音机、电视机、针头线脑等等不一而足。
苏大哥的财富也在不断地积累。他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在短短一年间,就将财富上涨到了三十多万。
那时候,三十多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那会万元户都要到大礼堂表彰带大红花的,苏大哥一年就赚了三十多个万元户,但苏大哥却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说:“做生意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想在这个时代的市场里立足,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在省城的喧嚣和繁华与各地贫富差距中的穿梭让我眼花缭乱,但更让我快乐的是跟着苏大哥,真是开不完眼界,长不完的见识,这,就是我出山的目的,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省城有一处濒临倒闭的集体服装厂。那是一座破旧的厂房,设备老旧,员工寥寥,每日插科打诨晒太阳,但它却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着人去发掘它的价值。
这个人就是苏大哥,苏大哥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消息,第一天去,没怎么交谈就毫不犹豫地用十五万盘下了这座厂房,并给它取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国豪服饰。
国豪服饰的起步并不顺利。那时的内陆,人们的穿着还停留在四吊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