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杨庭海这一代,子女越发多了,三家人各自占了主房的一间,杨庭让和杨庭军家是左右偏房,而杨庭海一家子连带父母子女都挤在堂屋。
改革开放后,大家腰包也宽松了一点点。就都寻思着开始建房,矛盾也开始引发,主要是杨庭让和杨庭军都是以兄弟情深的借口,一再要求三兄弟一起出钱出力,再建一栋主房,到时候三家人也能住下。
这个主意三兄弟都点头同意了,然而杨庭让老婆却说他家四个男人,虽然三个都是几岁十几岁,但都能出力,杨庭海家一子一女,且儿子还在吃奶,就要多出一些,而杨庭军家一个男丁都没有,就要出更多的钱。
这一莫名其妙的言论顿时引来老二老三家老婆的不满,杨庭军媳妇更是丝毫不留情面的和杨庭让媳妇第一次唇枪舌剑,大打出手。
杨庭海是个明白人,眼看家里人口众多,矛盾也难以调和,老宅子实在住不下,早早的四处寻找合适的地方盖新房,主要还是因为他上面两个老人,下面两个孩子,一家六口人,加上他还当上了中庄社长,兜里也比其他两家宽裕一些,就更觉得在老宅子待着如坐针毡。
然而,村里能盖房的地方有限,始终难以找到合适地点,后来堂兄弟间的矛盾越来越多。杨庭海最终无奈把堂屋无偿送给了两家人,自己带着一家老小,搬到了村子外面一块荒地,一点一点建设自己的新家园。
而杨庭让和杨庭军则舍不得老宅子,便在旁边起了新房,说是新房,其实因为没钱,也只是草草搭建了几间土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