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而发展至今的巴洛克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无论何时聆听,都能深深地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弦。
在我年长之后,曾深入钻研过他的赋格曲,所以我也难以否认自己深受其影响。
巴赫,可是连那位天才莫扎特都予以认可的、堪称音乐之父的人物啊。
哒咔。
当我沉浸于音乐之中许久时,门被轻轻推开,母亲走了进来。
“我们的贝贝又在播放音乐啦?”
母亲一切都好,只是在打扰他人欣赏音乐这一点上,似乎有些缺乏礼貌。
怎可如此对待这般珍贵的音乐聆听时刻呢?
哪怕错过一个音符都是极大的损失啊。
“音乐任何时候都能听,现在该乖乖吃饱然后睡觉啦,这样才能健康成长哦。”
母亲您这说的是什么话呀。
任何时候都能听音乐?
虽然我还无法完全理解母亲的话语,但大致也能模糊地领会其中的含义。
然而,音乐的珍贵之处恰恰在于其独一无二的瞬间性。
即便是同一首曲子,因演奏者的不同、演奏者当时心境的差异或者演奏舞台氛围的区别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每一次的演奏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如此说来。”
仔细想想,之前确实有过听到的曲子感觉完全相同的情况。
不,这绝非错觉。
其演奏水准之高,甚至会让人误以为是对演奏技巧有着执着追求的卡尔·车尔尼的演奏。
虽曾心存疑虑但未深究,可听到母亲的话后,我不禁思忖,是不是人们并不珍视聆听一首音乐的独特体验呢?
“要确认一下吗?”
咔哒_ 咔哒_
为了再次聆听巴赫的弥撒曲,我再次按下了按钮。
“不是这首。”
咔哒_ 咔哒_
“这首也不是。”
然而就在这时,瞬间,一阵仿佛能够穿透我双耳的音乐骤然响起。
“这是谁的演奏?”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小提琴曲我着实聆听过许多,但像此人这般高超水准的演奏实在是前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