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京礼部尚书李孙宸曾写过题为《两榄风景地势》的诗:
\"五松六路三丫水,
一洞梅花十二桥,
岁岁菊花看不尽,
诗坛酌酒赏花村。\"
诗里描写的风貌在这次菊花会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一凡搂着陈程,两人一边赏菊,一边赞叹菊花会的盛况。
陈程说,自己1994年那次菊花会就很想来小榄赏菊花,可惜那时正在广州读书,无缘每六十年一次的大型菊花会,也许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了。
一凡看了看有些伤感的她,说:\"你也太悲观了吧,到2054年都还不到八十岁,到那时我们再相约来赏菊花。\"
陈程说:\"到那时,两人都不知分隔在什么地方了,还相约?\"
一凡说:\"那我们就留点不让彼此分开的东西。\"
在菊花展现场走了一圈,一路的繁华,一路的胜景,两人也不知走了多远,看看四周,到处是熙熙攘攘,挤得密不透风的赏菊者,三人一群,五人一组,有朋友一起的,有勾肩搭背的情侣,有陪着老人抱着孩子的,偶尔还能遇到几个外国朋友,大家一边漫步,一边与菊花对话,用各种语言,谈论这年菊花节与往年的不同,感叹时过境迁的无奈,赞叹种种菊花的美丽。
幸好刚进来时记住了来时的路口,不然绝对会迷路,找不着北。
返回停车的地方,已是华灯初上时分,在五颜六色的彩灯点缀之下,盛开的菊花花团景簇,分外灿烂妖娆,让人留连忘返。
两人开着车,边说话,边观赏路旁摆放的菊花,一凡想起了白居易的那首《咏菊》\"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心中不禁赞叹诗人通过对菊花细腻的描写,展现菊花在寒霜中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坚韧品格的赞美。
咏物言志是古人写诗的一大特色,诗中抒发对凌寒傲立菊花的赞美之情,借咏自己坚毅耐寒的品格。
晚上吃过饭之后,本来打算在小榄住一晚,两人找了五六家酒店都是爆满,酒店门口的牌子上写着\"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