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沉默了。
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让他难以轻易放下心中的执念。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儒家经典中的种种教诲,又想起如今百家争鸣之地的混乱局面,心中不禁矛盾重重。
“若百家不能和睦相处,这复兴大业……”孙子见孔子有所动摇,趁热打铁道,“只怕会沦为一场空谈。”
“孙子此言差矣!”一直沉默不语的孟子突然开口,“儒家乃王道之学,岂能与其他学派相提并论?复兴大业,自然应当以儒家为主导!”
孙子看向孟子,正要开口反驳,却听老子哈哈大笑起来:“孟子此言,未免太过武断!道家清净无为,亦可教化世人!这复兴大业,为何不能由道家执掌?”
眼看着两人又要争执起来,孙子连忙打圆场:“两位前辈,且听在下……”
“慢着!”孔子突然睁开眼睛,目光炯炯地看向孙子,“孙子,你究竟想说什么?”
昭阳如月站在孙子身旁,美眸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温柔的目光仿佛在说:我相信你。
孙子感受到这股支持的力量,心中更加坚定。
“孔夫子,晚生以为,百家学说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补互益,共同构筑文化复兴的基石。”孙子语气沉稳,不卑不亢,“道家之‘无为’,可为儒家之‘有为’提供根基;儒家之‘仁义’,可使道家之‘无为’不至于流于空泛。两者相辅相成,方能成就盛世。”
老子捋须微笑,赞许地点了点头:“孙子所言极是。孔丘兄,你我两家何必执着于门户之见?不如携手共进,岂不美哉?”
孔子沉吟片刻,目光闪烁不定。
他心中那份固执仍在作祟,但孙子和老子的肺腑之言,也让他开始反思。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老夫并非顽固不化之人。只是……”
“只是孔夫子心中尚有顾虑。”孙子接过话头,语气平和,“但晚生相信,以孔夫子的智慧,定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
孔子眉头紧锁,似乎在进行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环视众人,看到他们期盼的目光,心中那份执念逐渐消散。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语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