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紧紧地盯着荀彧,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端倪。曹操沉默片刻,然后才追问道:“不如怎样?”
荀彧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继续说道:“依我之见,不如将主力部队撤往河北,留下一支精锐之师镇守濮阳这一重要关隘。这样一来,既能保存我军的有生力量,又可确保濮阳不失。待时机成熟,我们再图谋南下,亦未为迟也。”
曹操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的眉头紧紧地皱起,显然正在深思熟虑荀彧的提议。
堂内的气氛异常凝重,众人皆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唯有火盆中木炭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名侍卫匆匆闯入大堂,单膝跪地,高声禀报:“报——!邺城急报!”
曹操面色凝重地接过竹简,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他的脸色也随着阅读的深入而逐渐变得阴沉起来。看完之后,他一言不发,将竹简递给了荀彧,似乎在等待荀彧的看法。
荀彧接过竹简,仔细阅读起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竹简上的内容感到有些意外和担忧。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看着曹操说道:“辽东公孙度集结兵马于辽西,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程昱听到荀彧的话,突然猛地站了起来,满脸怒容地喊道:“什么?公孙度这个老贼,难道他想趁着我们刚刚战败,来个趁火打劫吗?”他的声音在堂内回荡,引起了一阵骚动。
堂内的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对公孙度的举动表示惊讶和愤慨。曹操见状,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转向荀彧,问道:“文若,你对此有何看法和意见?”
荀彧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公孙度在辽东盘踞多年,一直都比较安分守己。这次他突然调集兵马,确实有些不同寻常。我想其中恐怕有什么隐情。”
程昱不以为然地冷笑一声,反驳道:“还能有什么隐情?他分明就是看到我们军队新败,想要趁机捞点好处!主公,我建议我们应该先发制人,派遣一支军队